在近期缅甸遭遇强烈地震之后,中国政府、机构及企业迅速响应,为缅甸的灾后重建和救援工作提供了全面而有力的支持。这场地震给缅甸带来了严重的灾害,建筑倒塌、断水断电,加上酷热和降雨天气,给受灾民众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。然而,在灾难面前,中方急受灾民众之所急,积极投身到灾后安置、赈济、供水和卫生防疫等各项工作中。
中国政府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如及时雨般送达。截至2025年4月14日,六批紧急援助物资已全部运抵并交付给缅甸方面,包括4000顶帐篷、4万顶蚊帐、1.8万块防水布、4000条睡袋、1万条毛毯等生活必需品,以及5.5万余个急救包、1万个太阳能灯、2000套炊具、3.88万余个急救卫生包和2000箱方便面等医疗和生活辅助物资。这些物资的到来,极大地缓解了受灾民众的生活压力,为他们提供了必要的生存保障。
中国红十字会也在第一时间行动起来。在曼德勒地区,红十字会设立了2个受灾民众安置点,并架设了170余顶帐篷和临时卫生间。同时,红十字会还开展了超过10万平方米的防疫消杀工作,确保受灾民众能够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生活。此外,红十字会还提供了紧急现汇援助和3批援助物资,并将协助缅甸红十字会在曼德勒、内比都和实皆市安装临时净水设施,解决受灾民众的饮水问题。
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也在此次救援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基金会联合在缅中资企业在内比都、曼德勒等地建立了5个临时安置点,惠及27852人次。此外,基金会还联合明珠救援队和中信缅甸在曼德勒市开展义诊活动,为受灾群众提供外、内伤的基本检查和应急处置,以及针对营地环境卫生与防疫的注意事项培训。这些活动不仅为受灾民众提供了必要的医疗服务,还增强了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。
除了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外,缅甸中国企业商会、中国地方商会和企业也纷纷伸出援手。他们慷慨解囊,累计捐赠赈灾现金和物资超过100亿缅币(约合2000万元人民币),为缅甸的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。
中方不仅提供了紧急救援物资和资金支持,还派遣了多个专业团队赴缅开展救援工作。医疗、防疫专家组在灾区开展医疗救治和防疫消杀工作,有效防止了疫情的爆发和蔓延。灾情评估组对震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评估,为缅方规划灾后重建和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。同时,中方还派遣了文物保护组、结构检测组对受损文物、建筑进行评估、检测和维修加固等工作,确保文化遗产和建筑安全得到保障。
此次中方对缅甸地震灾后工作的持续支持,不仅体现了中方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和作为,也彰显了中缅两国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团结协作精神。相信在中方的帮助下,缅甸一定能够早日战胜灾难,重建美好家园。